logo

咨询热线

15755063059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自考网>成考资讯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6

时间:2022-09-03 10:48:32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将于11月5-6日正式开考,考生可关注“四川成人教育网”获取更多关于四川成人高考复习资料、历年真题、招生院校、招生专业、考试安排、成考报名等综合信息哦!

一、1.单项选择题

0. 以对话形式展开说理的文章是(   )

A.《论语》
B.《孟子》
C.《秋水》
D.《冯谖客孟尝君》

1.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得之难而失之易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2. 提倡“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态度的是(   )

A.王夫之
B.顾炎武
C.袁牧
D.方苞

3. 《字谕纪泽儿》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是(   )

A.从心从法
B.意测心得
C.熟读诗文
D.涵泳体察

4. 《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   )

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
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
C.涵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
D.涵容一切渴望难即的人生情境

5. 《陌上桑》写得文辞生动,酣畅淋漓,充分调动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是(   )

A.对比
B.铺陈
C.反衬
D.象征

6. 柳永的词最善于表现的是(   )

A.亡国亡家之苦
B.羁旅行役之苦
C.两地相思之苦
D.报国无门之苦

7. 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

A.论诗要有汉魏风骨
B.创作诗歌要有兴寄
C.文章应“有补于世”
D.惟陈言之务去

8. 统领《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举止、景物、心情的词句是(   )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9. 新格律诗提倡的“三美”不包括(   )

A.建筑美
B.绘画美
C.音乐美
D.雕塑美

10. 穆旦属于现代文学史上(   )

A.新月诗派
B.象征诗派
C.意识流派
D.九叶诗派

11.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   )

A.历史中国的负重蜗行
B.历史中国的希望失落
C.新时期中国生机勃勃
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

12. 《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   )

A.直抒胸臆式的指称议论
B.肖像、行为、语言的白描
C.比喻、比拟等艺术手段
D.梦境、幻境等意境创造

13. 《菜竹山房》主要的描写对象是(   )

A.“我”
B.阿圆
C.二姑姑
D.兰花

14. 《麦琪的礼物》的主要构思特点是(   )

A.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留下悬念
B.运用倒叙手法开始就制造悬念
C.比兴寄托,充满象征暗示意味
D.结局在预料之中,一切圆满

二、2.多项选择题

0. 下列有关《战国策》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记叙生动
B.写人传神
C.推理透辟
D.笔调夸张
E.善用寓言及比喻

1. 在《李将军列传》中,用以赞颂李广英雄本色的引用语有(   )

A.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B.惜乎,子不遇时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彼其忠实诚信于士大夫也
E.其身正,不令而行

2. 在《徐文长传》中,徐文长之奇主要表现为(   )

A.诗奇
B.人奇
C.字奇
D.文奇
E.画奇

3. 下列符合《拾麦穗》一文艺术特色的说法有(   )

A.先抑后扬
B.运用铺垫
C.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D.行为细节描写
E.运用象征手法

4. 下列《断魂枪》中的人物行为描写,属于沙子龙的有(   )

A.镖局改客栈
B.到土地庙卖艺
C.夜深人静熟习枪法
D.登门求艺
E.坚持“不传”

三、3.古文翻译题

1.解释下列括号内的词语: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2.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3.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4.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7.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8.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四、4.名句默写题

0.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樽以相属。(苏轼《前赤壁赋》)

1. 千寻铁锁沉江底,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______________,著我扁舟一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五、5.阅读理解

1.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 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 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叉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粝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依祝勇《黄永厚:冰炭同炉》改编)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2.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

3.
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5.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关,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具体分析本文是怎样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6.
“呜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六、6.作文

0.   亚洲一群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导致遥远的美洲发生一场风暴,这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60年代初发现的蝴蝶效应。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许多科学家都不理解,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始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么能大大远离呢!其实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
  其实,蝴蝶效应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一个女人引发了一场战争,一辆抛锚的公交车瘫痪一座城市。一个错误的数据爆发了金融危机……
  那么蝴蝶效应在科学中的表现如何呢?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人类对蝴蝶效应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现在的研究已经涉及“自然体系"、“社会体系”等复杂系统。但是这一效应内部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其“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必然的。这又要求人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字数不少于800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自考报名2月19日开通!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