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755063059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自考网>成考资讯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8

时间:2022-09-03 11:32:0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将于11月5-6日正式开考,考生可关注“四川成人教育网”获取更多关于四川成人高考复习资料、历年真题、招生院校、招生专业、考试安排、成考报名等综合信息哦!

一、1.单项选择题

0.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   )

A.屈原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维

1. 体现罗敷“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情节是(   )

A.盛装采桑
B.观者失态
C.坚拒“共载”
D.极夸“夫婿”

2.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   )

A.对古代园林的观察
B.对民俗风情的体验
C.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D.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3. 《拣麦穗》中“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象征(   )

A.贞洁
B.质朴
C.友谊
D.曲折

4. 在《张中承传后叙》“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的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   )

A.对偶和对比
B.对偶和反衬
C.排比和对比
D.比喻和暗示

5. 李广死后,“百姓阗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A.铺垫反托
B.对比反托
C.侧面烘托
D.象征暗示

6. 《战国策》作为重要文献可以很好地研究(   )

A.春秋史
B.秦汉史
C.西周史
D.战国吏

7. 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

A.《女神》
B.《尝试集》
C.《死水》
D.《红烛》

8. 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   )

A.“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9.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10. 下列诗歌,抒写“可望难即”情景的是(   )

A.《蒹葭》
B.《湘夫人》
C.《陌上桑》
D.《饮酒》(其五)

11. 《蜀道难》是一首(   )

A.七言律诗
B.汉乐府
C.乐府古题
D.歌行体

12. 《秋兴八首》(其一)的诗眼是(   )

A.玉露
B.悲秋
C.波浪
D.风云

13. “南宋四大家”是范成大、尤袤、杨万里与(   )

A.柳永
B.欧阳修
C.陆游
D.辛弃疾

14. 《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   )

A.直抒胸臆式的指称议论
B.肖像、行为、语言的白描
C.比喻、比拟等艺术手段
D.梦境、幻境等意境创造

二、2.多项选择题

0. 《菉竹山房》的写作特点有(   )

A.侧面渲染
B.侧面烘托
C.富于特点的景物描写
D.人物肖像描写
E.心理、行为描写

1. 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所采用的曲牌有(   )

A.哨遍
B.耍孩儿
C.五煞
D.天净沙
E.山坡羊

2. 下列作家属于俄国的有(   )

A.屠格涅夫
B.契诃夫
C.欧.亨利
D.莫泊桑
E.培根

3. 《麦琪的礼物》的主要艺术特点有(   )

A.精致巧合的构思
B.含泪微笑的风格
C.曲折迂回的情节
D.形象高大的人物
E.幽默诙谐的语言

4. 《春江花月夜》中,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抒写人情的句子有(   )

A.玉户帘中卷不去
B.捣衣砧上拂还来
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江天一色无纤尘
E.汀上白沙看不见

三、3.古文翻译题

1.解释下列括号内的词语: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
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3.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4.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7.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8.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四、4.名句默写题

0. 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1. 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______________,但寒烟芳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 素月分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五、5.阅读理解

1.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叉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4.
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6.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浙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是从哪几个角度表现悲秋情绪的。

7.
找出两句我们熟悉的赞扬秋的诗句。

六、6.作文

0.   大海刚退潮,海滩上留下了浅浅的水洼,那里面有一群小鱼就快要被晾晒在沙滩上变成鱼干。一个小朋友过来一条条地把它们捞出来用力地扔向大海……一个大人走过来说,谁还在乎那一两条小鱼。小朋友没有停手,边重复着动作边说:“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字数不少于800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自考报名2月19日开通!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