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单项选择题
0.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台问题
1. 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 )
A.为什么人的问题
B.对生产力发展起什么作用的问题
C.代表谁的利益问题
D.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A.民主法治
B.公平主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3. 以德治国的首要原则是( )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C.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4.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5. 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8.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 )
A.实事求是
B.反对本本主义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9. 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C.毛泽东思想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D.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10. 中国共产党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11.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维护各民族之间的政治协商
D.维护共产党的领导
12. 我国之所以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 )
A.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有利于改善生产关系
C.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6.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7. 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二、2.多项选择题
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D.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的需要
5.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
B.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人民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主要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D.中国工人阶级的大多数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
6.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 )
A.用新的发展思路
B.用新的发展办法
C.用新的发展观点
D.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7.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作的完整表述是( )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自由幸福、互助合用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
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B.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C.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D.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
三、3.辨析题
1.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精简机构。
四、4.简答题
0.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六、6.材料分析题
1.材料1、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占全世界的7%,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乱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关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每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l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关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缺水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缺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
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
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人高考高升专(950004)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明细
09-222022年10月四川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前提分卷多选题
10-10宁夏大学成人高考2017级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通知
10-12上海交通大学2018-2019第二学期(缓考)考试通知
10-12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高起点《英语》重点复习资料(9)
10-13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高起点英语复习之常用词组(3)
10-18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教材明细
10-20四川成人高考申请学士学位条件
11-01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级成教新生完善个人信息的通知
11-03安顺学院成人教育2022年开学通知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