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755063059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自考网>成考资讯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32

时间:2022-09-03 11:33:4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将于11月5-6日正式开考,考生可关注“四川成人教育网”获取更多关于四川成人高考复习资料、历年真题、招生院校、招生专业、考试安排、成考报名等综合信息哦!

一、1.教育学部分

0.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目标

1.某生考研失利,就自我安慰说早工作早挣钱,真上研究生经济上亏大了。这种心理反应叫(   )心理。

A.否认
B.投射
C.酸葡萄
D.甜柠檬

2.班主任就学生中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某个方面进行总结,这属于(   )。

A.专题总结
B.全面总结
C.学期总结
D.具体总结

3.学校教育中,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   )。

A.生产劳动
B.教学
C.课外活动
D.团体活动

4.“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活动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5.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制度
C.文化背景
D.科技水平

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B.热爱学生
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D.教师的责任心

7.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和要求是(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9.在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0.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逐一尝试并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  )。

A.爬山法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11.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A.街道
B.社区
C.校外机构
D.家长会

12.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13.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原则

15.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

16.教育与(  )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A.社会生活
B.科学技术
C.生产劳动
D.经济建设

17.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18.(  )的《医林改错》中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

A.王清任
B.王充
C.李时珍
D.陈大齐

19.“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杜威
C.赞科夫
D.卢梭

20.________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21.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________。

2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

24.“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25.通过常规训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方法属于________。

26.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27.________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8.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________,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9.新课程改革中,建立了________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30.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31.泰勒强调以________来叙写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32.________原则是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3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________。

34.德育在青少年________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35.________是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36.1985年颁布的《________》,提出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37.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而是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称之为________。

38.备课要做到“三备”,具体讲就是钻研教材、________、考虑教法。

39.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哪些?

43.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怎样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44.我国普通学校的教学任务有什么?

45.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二、2.心理学部分

0.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水平(  )。

A.低
B.高
C.中等
D.不变

2.鲁班因被茅草划破手指而发明了锯,这种现象属于(  )。

A.顿悟
B.心理定势
C.灵感
D.原型启发

3.在各种情绪的理论中,强调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的理论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

A.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B.康侬——巴德的情绪理论
C.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D.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4.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  )。

A.思维
B.注意
C.识记
D.观察

5.下列关于情绪性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6.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斯普兰格
D.荣格

7.某学生的实际年龄为8岁,智商为125,其智力年龄为(  )。

A.8岁
B.10岁
C.12岁
D.14岁

8.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为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9.“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10.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华生与斯金
B.冯特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与罗杰斯

11.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12.由后天的学习决定的,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  )。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晶体能力
D.流体能力

13.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思维特性中的(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14.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5个时期,前生殖器期的时间段是(  )。

A.3岁至5或6岁
B.18个月到3岁
C.6岁持续到12岁
D.出生持续到大约18个月

1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主要反映了思维的(  )。

A.直接性
B.深刻性
C.概括性
D.间接性

16.“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  )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7.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  )。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灵感
D.空想

18.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是(  )。

A.闪光融合
B.视觉对比
C.后像
D.联觉

19.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

20.知觉是人脑对_______于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_______的反映。

2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

22.尘埃落到皮肤上不会引起我们的感觉是因为其刺激强度没有达到肤觉的_______。

23.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_______需要和_______需要。

24.通常认为,情绪主要和人的_______需要相联系,情感主要和人的_______需要相联系。

25.意志行为是以_______为基础,往往与_______相联系。

26.再认的速度与准确性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对事物识记的_______;二是当前事物与经验过的事物的_______。

27.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

28.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叫做_______。

29.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0.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1.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_______需要和_______需要。

32.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有时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暂时停顿生长现象,称为_______。

33.动机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需要和_______。

34._______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35._________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36.按照咨询的规模可把心理咨询分为_________咨询和_________咨询。

37.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卫倾向中,人们通常使用的自我防卫策略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贬损来源、_________、论点辩驳、歪曲信息等方式。

3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有时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所谓的_________。

39.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40.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41.简述能力差异的表现。

4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3.简述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4.简述动机强度和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

45.试述如何有效组织复习,提高记忆效率。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自考报名2月19日开通!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