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755063059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自考网>成考资讯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8

时间:2022-09-03 11:33:5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将于11月5-6日正式开考,考生可关注“四川成人教育网”获取更多关于四川成人高考复习资料、历年真题、招生院校、招生专业、考试安排、成考报名等综合信息哦!

一、1.单项选择题

0. 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1.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2.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3. 毛泽东最早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的文章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反对本本主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4.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5. 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   )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B.着重从组织上建设党
C.着重从制度上建设党
D.着重从政治上建设党

6.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是(   )

A.引导农民走个体化道路
B.引导农民走承包制道路
C.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D.引导农民走国有化道路

7. 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8.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

A.四个现代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10.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11.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3.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是(   )

A.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4.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5. 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2.多项选择题

0. 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是(   )

A.无产阶级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B.在统一战线中实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
C.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实现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D.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1.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制定和实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科技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B.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在当代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已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作用
D.我国也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 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   )

A.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C.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D.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3.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   )

A.务必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务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是(   )

A.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调动
B.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C.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5.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是(   )

A.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D.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6.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B.消灭资产阶级
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7. 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

A.解放思想,家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

8.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   )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
C.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D.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及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路线的制定

9. “与时俱进”的含义是(   )

A.体现时代性
B.体现科学性
C.富于创造性
D.把握规律性

三、3.辨析题

0.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四、4.简答题

1. 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 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根本原因?

五、5.论述题

0. 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谈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六、6.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36.4%,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从“六五”至“十五”的前3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4.99亿元。
——《中国经济统计年鉴》2004年卷
材料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
——《嘹望》2005年第29期
材料3、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以目前的产能计算,14年后将出现石油枯竭局面。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我国石油外部依赖率1995年仅为7.6%,到2022年将达到75%。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缺水总量约为300~400亿立方米,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紧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一些地方用地粗放、浪费,土地承载压力空前突出。
——《嘹望》2005年第35期
材料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根据材料1、2、3,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2.
根据材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3.
结合材料4,谈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和途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自考报名2月19日开通!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