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单选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 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绝对主义
D.不可知主义
1. 把精神看成世界本原的哲学派别是
A.不可知论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2.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3.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4.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随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5. 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阶级利益关系
C.血缘亲族关系
D.政治思想关系
6. 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对抗和非对抗
C.教育和惩罚
D.民主和专政
7. 事物的本质是
A.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和
B.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
C.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D.事物内部矛盾的总和
8. 客观真理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客观反映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C.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D.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9.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A.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
10. 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遵循的社会规律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规律
11. 阶级斗争是指
A.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B.各个阶级内部的斗争
C.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D.思想观点根本对立的人们之间的斗争
12. 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
C.随人的主观意志变化而变化的
D.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3.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14.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保护
B.打击
C.限制
D.赎买
15. 毛泽东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6.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
A.工人运动的重要性
B.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D.城市工作的重要性
17.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18.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
19.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帝国主义
C.推翻资本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0.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21.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A.一切照办
B.绝对信仰
C.不断发展
D.既坚持又发展
22. 被誉为“新时期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闭幕词”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3.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
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是
A.过渡性质的社会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
A.回归自然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B.开发资源与利用资源的关系
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D.治理环境与预防疾病的关系
26.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
A.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C.追求速度型转向追求效益型
D.注重数量型转向注重质量型
2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可保持社会公平
B.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D.可实现重大经济结构的优化
28.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从实际出发
D.理论和实践统一
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改革开放
B.科学发展
C.以人为本
D.解放思想
3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思想建设的重点是
A.以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为重点
B.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
C.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和干部队伍为重点
D.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
31. 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利用国外资金
D.对外劳务合作
32. 科学发展观的简明概括是
A.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B.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
3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
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个人的收入只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贡献
34. 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
A.阶级差别
B.劳动差别
C.劳动力价值差别
D.社会地位差别
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在于
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整的法律来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D.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36.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A.个人
B.企业
C.政府
D.市场
37. 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满足人们小康生活的需要
C.保障人们达到共同富裕
D.满足人们各方面生活的需要
38. 收入分配政策的主要任务是
A.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拉大个人收入差距
B.实现完全平均和同步的共同富裕
C.避免社会成员收入平均化和差距过大
D.控制货币总量
39.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
A.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加强党的建设
C.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D.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二、2.简答
简答题
0. 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 如何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
2. 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3.辨析
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4.论述
论述题
0.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人高考高升专(950004)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明细
09-222022年10月四川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前提分卷多选题
10-10宁夏大学成人高考2017级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通知
10-12上海交通大学2018-2019第二学期(缓考)考试通知
10-12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高起点《英语》重点复习资料(9)
10-13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高起点英语复习之常用词组(3)
10-182022年四川成人高考教材明细
10-20四川成人高考申请学士学位条件
11-01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级成教新生完善个人信息的通知
11-03安顺学院成人教育2022年开学通知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