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00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纸币的发行( )
A.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B.与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无关
C.数量越少越有利于币值稳定 D.能起到货币流通蓄水池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
A.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B.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
3.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 )
A.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B.产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4.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5.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 )
A.150%,300% B.150%,200%
C.150%,100% D.100%,200%
6.市场体系由两大类市场构成,即( )
A.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B.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C.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D.金融市场和技术市场
7.年剩余价值率表明( )
A.预付不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B.所用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D.所费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8.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价值形态 D.最终用途
9.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中m/x表示的是( )
A.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B.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C.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D.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10.商业利润的源泉是( )
A.商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销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差额 D.生产价格
11.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
A.P…W′-G′-W…P B.W′-G′-W…P…W′
C.G-W…P…W′-G′ D.G-W…P…W-G
12.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 )
A.按相同方向变化 B.以相同的幅度按相同方向变化
C.以相同的幅度按相反方向变化 D.按相反方向变化
13.流动性最强的货币是( )
A.M0 B.M2
C.M1 D.M3
1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等级差别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D.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1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
A.只有停滞,没有发展 B.只有发展,没有增长
C.既有停滞,又有发展 D.只有增长,没有发展
16.资本积聚(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7.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
A.G-W...P...W′-G′ B.W...P...W′-G′·G-W
C.P...W′G′·G-W...P D.G′-W...P...W′
18.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
A.劳动力 B.原料
C.厂房 D.机器
19.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精神磨损 D.自然磨损
20.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 )
A.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 B.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
C.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D.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
A.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
E.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2.信用的基本形式有(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企业信用
E.国家信用
3.通过资本有机构成的分析可以说明( )
A.其他条件相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利润率不同
B.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通过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同一部门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也会形成平均利润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4.相对剩余价值是( )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
B.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E.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
5.货币资本是( )
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职能形式
C.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D.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资本生产过程作准备的资本
E.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
6.利润率向平均利润率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
C.超额剩余价值消灭的过程 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E.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7.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包括( )
A.机器频繁使用 B.建筑物的风化
C.木料的腐朽 D.设备贬值
E.金属部件生锈
8.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的有( )
A.银行利润 B.商业利润
C.产业利润 D.利息
E.地租
9.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支付手段 B.贮藏手段
C.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
E.世界货币
10.生产社会化表现为( )
A.大批人共同使用生产资料 B.企业间、部门间经济联系加强
C.生产过程由许多人协同进行 D.分工扩展到国外
E.资本社会化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 )
2.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
3.土地的价格与土地价值成正比。( )
4.商品生产者既占有使用价值,又占有价值。( )
5.不同的国家可以采用同一经济体制。( )
6.在商业资本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限度时,它能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增加流通资本量。( )
7.通货膨胀是与经济制度相关的经济现象。( )
8.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研究生产力。( )
9.“两权分离”改变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
10.在总和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种特殊商品上。(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2.资本经营的特点是什么?
3.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4.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5.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2.试解释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05年4月全国自考00015英语(二)真题试卷
04-032006年10月全国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真题试卷
04-122006年4月全国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真题试卷
04-122004年7月全国自考00023高等数学(工本)真题试卷
04-102021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04729
09-272007年4月全国自考00020高等数学(一)真题试卷
04-072002年1月全国自考00012英语(一)真题试卷
04-122014年10月全国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试卷
04-032014年自考高等数学(三) 10086
09-272021年4月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12656
09-27